古文中『食』與『飼』相通

  晉獻公滅虞,俘虜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、百里奚,就將他們作為穆姬的媵人(隨嫁的人)陪嫁到秦國。百里奚不願忍受奴隸的生活,逃到宛(今河南南陽),被楚國人捉去。秦穆公胸懷大志,卻苦於無賢才輔佐。有人告訴他,穆姬媵人百里奚是不可多得的人材,他喜出望外,急忙去請,卻得知百里奚已經逃到楚國。秦穆公願以重金贖回百里奚,又怕楚人不給。於是派使者到楚,說:「中國的媵奴百里奚逃到貴國,請允許我方用五張公羊皮將他贖回。」楚國一看此人如此不值錢,也就答應了秦的要求。當七十餘歲的百里奚被押回秦國時,秦穆公親自為他打開桎梏,與他商談國事。百里奚說:「我是亡國之臣,哪裏值得君公垂詢!」穆公說:「虞君不用你,才使你被擄,並不是你的過錯。」堅持向百里奚討教,兩人一直談了三天,穆公十分高興,以百里奚為國相。

  由於百里奚是用五張公羊皮贖回來的,所以人稱其為「五羖大夫」。百里奚辭讓道:「我不如我的朋友蹇叔。蹇叔賢能而不為世人了解。當年我在外漫遊受困於齊,不得已向別人乞討,是蹇叔收留了我。我因此想到齊君無知那兒做事,是蹇叔阻止了我,使我倖免與無知一起被殺。我到周地,見王子頹喜歡牛,就以養牛去接近他。後來,王子頹想用我,又是蹇叔阻止了我,使我免於被誅。我到虞君手下做事,蹇叔又阻止我。我也知道虞君不會信用我,只是為了那一份俸祿和爵位,暫時留下來,想不到就當了俘虜。從這三件事,我深知蹇叔的賢能。」秦穆公於是用很重的禮品,將蹇叔請來秦國,任命他為上大夫。

這個故事當然是指貴人提拔,然後得以脫困求發達,但是更重要也提醒我們益友、老師、教練的重要。

百里奚和蹇叔,那一個比較有智慧?諸葛孔明就認為自己看人不如劉備。事在人為,看人很重要,這不是籤詩本意,但是看故事,就是要看到這一層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大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