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年前,印度製造業出口金額僅五四○億美元,大陸則
近四千億美元,大陸媒體還稱印度「小弟弟」。但根據一
份針對全球五百大製造業中三四○家公司的調查,印度正
成為製造業外包首選,三至五年內,「印度製造」可能會
取代「中國製造」的地位。

外界對於印度的印象,大多停留在資訊、金融及客服業
;但是,印度的製造業也正蓬勃發展中。今年三月,印度
製造業出口金額已達八百億美元。大陸製造業出口金額佔
全球總額超過八%,印度僅比大陸低了一個百分點。

印度的優勢,在於比大陸更具低廉的生產成本。以工資
而言,大陸製造業勞工的月薪在二五○至三五○美元,但
在印度則是從六○美元起跳。

和十年前比較,印度製造業的出口結構已發生重大變化
,工程電子、包括藥品和製藥業在內的化學產品成為過去
三年的出口主力,化學產品的出口年增率高達一七%。另
外,○五年至○六年印度的汽車零件出口金額突破二○億
美元,後勢續看漲。

歐洲最大電腦諮詢服務公司凱捷(Capgemini)針對《
財富》雜誌全球五百大製造業公司中的三四○家做了調查
,未來幾年印度會成為他們外包的首選。三至五年印度將
挑戰大陸「世界工廠」的地位。

不過,調查也顯示,廠商抱怨印度缺乏生產供應鏈,包
括港口、機場、電力供應等基礎設施也相對落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大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